European Psychiatry:聚焦蓝斑核连接性的加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顽固性重度抑郁症中的潜在作用机制

时间:2024-10-23 15:00: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加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aHF-rTMS)是治疗顽固性重度抑郁症(MRD)的一种非侵入性技术。它通过在更短时间内提供更多次的刺激,为患者提供快速的症状缓解机会。蓝斑核(LC)是大脑中调节情绪和压力反应的关键区域,通过去甲肾上腺素系统与多种认知功能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索aHF-rTMS对蓝斑核功能连接的影响,特别是蓝斑核连接性的变化如何与临床改善相关。

本研究共纳入了12名抗抑郁药物无效的顽固性重度抑郁症患者,所有患者未使用抗抑郁药物。使用aHF-rTMS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评估蓝斑核的功能连接性变化,并将其与临床症状的变化进行比较。刺激频率设定为20 Hz,连续4天,每天五次,每次1560次脉冲。研究过程中使用电场建模分析个体治疗反应的差异,同时分析可能与蓝斑核连接性变化相关的基因表达和神经递质系统。

aHF-rTMS治疗显著减少了患者的抑郁评分(HDRS),其中蓝斑核功能连接的显著下降与临床改善呈正相关。特别是蓝斑核与左侧上额叶、中央前回以及后小脑的功能连接下降与抑郁症状的改善密切相关。研究进一步表明,蓝斑核功能连接变化与电场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电场强度越大,临床改善效果越好。此外,基因表达分析显示,与蓝斑核连接性相关的基因如CNR1(编码CB1大麻素受体)和SST(编码生长抑素)可能在调节aHF-rTMS的抗抑郁效果中起到关键作用,提示这些基因可能与治疗结果有关。

图1:aHF-rTMS治疗对蓝斑核功能连接的抗抑郁治疗效果

此外,研究还发现蓝斑核与小脑后部区域(如Crus I和Crus II)的功能连接增强,提示小脑在通过去甲肾上腺素系统调节临床结果方面的潜在作用。与以往研究一致,蓝斑核与前额叶皮层之间的功能连接也显示出改善,暗示DLPFC的刺激可能通过影响蓝斑核的去甲肾上腺素活性,进而缓解抑郁症状。

最后,研究发现治疗后的功能连接变化与某些神经递质系统(如多巴胺和大麻素系统)密切相关,这表明多巴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在aHF-rTMS治疗中的交互作用可能对抑郁症的认知和行为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本研究首次在抗药性重度抑郁症患者中评估了蓝斑核功能连接与aHF-rTMS治疗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蓝斑核的功能连接变化与临床改善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认知和情绪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脑区。蓝斑核与小脑的连接增强进一步支持了其在调节去甲肾上腺素系统中的作用。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aHF-rTMS治疗的潜在机制,还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这些机制在临床中的应用潜力,并验证其在更大患者群体中的有效性。

原始出处:
Wu GR, Baeken C. Exploring potential working mechanisms of accelerated HF-rTMS in refractory major depression with a focus on locus coeruleus connectivity. *Eur Psychiatry.* 2024;67(1):e70. DOI: 10.1192/j.eurpsy.2024.1769.

上一篇: Skin Res Technol:中国研...

下一篇: 全身麻醉下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


 本站广告